台灣與東亞的跨界:亞洲的地區主義國際工作坊
時間:2010年5月27日(四)
地點: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D302會議室
一、主題:
此次工作坊對亞洲共同體有三個主軸的思考:第一,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之帝國主義,開啟了連結亞洲的基礎。第二,在二十世紀初期的六十年代期間,由亞洲人民反帝國主義運動高潮中所發展而成的文化與歷史的共同體。最後,直至今日隱而未見的,區域與世界之間互相依存的關係。
與會者的論文將追溯建構亞洲早期模式之演變。20世紀的部分將聚焦於文化和政治的項目,而非建立在物質世界的互相依賴,無論其是否能夠豐富或合作解決這些問題。為了追溯亞洲文化與政治意識之間的關係,及其此一問題的基質,此次研討會將以當前和未來相互依存的關係為基礎。這些報告也將尋求重新思考今日的區域問題和地區主義。
二、與會者:
1.主題演講者:
Prasenjit Duara (Raffles Professor of Humanities and Director of Research,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2.論文發表者:
王憲群 (清華大學歷史所助理教授)
柳書琴 (清華大學台文所副教授)
張隆志 (中央研究院台史所助研究員)
梁世佑 (清華大學歷史所博士候選人)
許進發 (清華大學歷史所博士候選人)
劉士永 (中央研究院台史所副研究員)
蔡龍保 (台北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鐘月岑 (清華大學歷史所助理教授)
3.特約總評論人:
葉文心 (Richard H. and Laurie C. Morrison Chair Professor in History, UC Berkeley)
4.評論人:
毛傳慧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李朝津 (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邱馨慧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柳書琴 (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所副教授)
張隆志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雷祥麟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劉士永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鐘月岑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助理教授)
三、議程 (暫定):
8:30-9:00 報 到
9:00-9:10 開 幕 式
9:10-9:40 主題演講
Prasenjit Duara:China and the Regionalization of Asia
9:40-10:10 開放提問及討論
10:10-10:20 Coffee Break
10:20-12:20 主持人:李貞德
發表人:柳書琴
題目:殖民都市、文藝生產與地方反應:1930年代臺北與哈爾濱都市書寫的比較
評論者:張隆志*
發表人:張隆志
題目:日治初期台北淡水館與殖民地文化政治
評論者:柳書琴*
發表者:梁世佑
題目:「化文為武」:1910年代中國知識份子的想像與崇拜
評論者:邱馨慧*
12:20-13:20 午餐時間
13:20-15:20 主持人:李朝津
發表人:鐘月岑
題目:Sovereignty and Imperial Hygiene: Japan and the 1919 Cholera Epidemic in East Asia
評論人:雷祥麟
發表人:劉士永
題目:Racial hygiene or eugenics: from natural selection to national purification in Japan
評論人:鐘月岑*
發表人:王憲群
題目:技術與社會:甘肅玉門油礦,1939-1949
評論者:毛傳慧*
15:20-15:40 休息時間
15:40-17:10 主持人:雷祥麟
發表人:蔡龍保
題目: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鐵道部的南進協力-以潮汕鐵路的發展為例
評論人:李朝津*
發表人:許進發
題目:日治時代臺灣的工業研發機構
評論人:劉士永
17:10-17:40 綜合討論:葉文心與 Prasenjit Duara主持
17:40-18:00閉 幕 式
◎發表者:25分鐘/評論者:10分鐘/回應與討論:20分鐘
◎總評論人:葉文心
四、報名
請至以下網址填寫報名資料
https://spreadsheets.google.com/viewform?formkey=dG94djhiSjZVc2RkeEgzelZjLUlVOUE6MQ